Language

汽车改装相关法律法规简介

本文作者:王亭入


在为车企提供法律咨询过程中,经常碰到汽车改装的话题,稍微做个特别简单的总结,欢迎一起探讨学习。另一方面,截至目前(20218月),汽车改装还没有统一的法律或者法规,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条例、批复等,总结一下也便于日后的检索使用。

 

1、汽车改装分类

 

汽车改装分为两种情况,适用的法律法规也相差很大。第一种情况,在用车改装,也就是已经完成销售的,上了牌的车辆的改装。这种车辆已经完成了强制认证,一致性认证和环保认证,需要操心的问题是别被交警查到,以及车辆的年审。例如老王把自己的十五手夏利装上奔驰的轮毂,并把车身涂成粉红色。第二种情况,新车改装,就是汽车上牌前,厂家进行改装,改装完成后去进行认证。新车改装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认证,不然无法销售,上不了牌。例如老李的汽车厂购入轻卡,改装成厢式货车,然后对外销售。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例如汽车4S店,上牌前根据客人的要求,把车辆改装,那算什么?这个车辆虽然具有了认证,但是尚未上牌,介于在用车改装和新车改装之间,需要操心的是解决上牌的问题。

 

2、在用车改装

 

人不风流枉少年,老王最近中了彩票,决定提升一下生活档次,于是把自己的十五手夏利开到一个汽车改装厂,让修车小弟给夏利来次大手术,为了怕被骗,老王带上了自己的表弟,在潍坊做律师的小王。三个人对话如下:

 

2.1 车身颜色

 

老王:给我换成蓝白相间的颜色,贴个英文POLICE,行么?

修车小弟:好嘞,没问题,昨天同样的车改了五个!

小王:等一下!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

(一)改变车身颜色的;

(二)更换发动机的;

(三)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

(四)因质量问题更换整车的;

(五)营运机动车改为非营运机动车或者非营运机动车改为营运机动车等使用性质改变的;

(六)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迁出或者迁入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的。

可以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

属于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规定的变更事项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变更后十日内向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属于本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变更事项的,机动车所有人申请转出前,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第五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

(二)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影响安全驾驶的;

...

(五)改变车身颜色、更换发动机、车身或者车架,未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时限办理变更登记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五条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按照规定喷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其他机动车不得喷涂、安装、使用上述车辆专用的或者与其相类似的标志图案、警报器或者标志灯具。

第九十七条 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拆除、予以收缴,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老王:说人话!

小王:车可以改颜色,改完后10天内去交警队登记,不然罚款200。不能改成警车样子,不然罚款2000,还得改回来。

 

2.2 车辆发动机

 

老王:换成宝马的发动机,体会一下推背感。

修车小弟:好嘞,没问题,昨天同样的车改了五个!

小王:等一下!根据刚才说的《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条...

老王:说人话!!!!

小王:发动机可以改,10天内做变更登记。但是更改成别的型号的发动机不行,只能同品牌,同型号。说实话,这都不叫改装了,这叫修理。

老王:你欺负我文盲是么?你刚才说的《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条,只说了可以更改发动机,没说不能换型号。

修车小弟:就是,就是。

小王:《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一条 申请变更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四)属于更换发动机、车身或者车架的,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老王你说说看,宝马的发动机安在夏利上,怎么拿到这个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另外,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办理变更登记:

(一)改变机动车的品牌、型号和发动机型号的,但经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选装的发动机除外;

(二)改变已登记的机动车外形和有关技术数据的,但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老王:那好吧,推背感甭想了,搓背感还差不多。改完车,请你去巴黎春天搓背!

 

2.3 汽车内饰,保险杠,备胎架等

 

小王:这回我直接说吧,《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在不影响安全和识别号牌的情况下,机动车所有人不需要办理变更登记:

(一)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加装前后防撞装置;

(二)货运机动车加装防风罩、水箱、工具箱、备胎架等;

(三)增加机动车车内装饰。

老王:明白了,那个谁,修车师傅,给我弄上前后左右四个保险杠,座椅拆下来换成奔驰的座椅,人不都说坐奔驰开宝马么,咱也舒服舒服,另外,内饰全部换一下,装个低音炮。对了,一定要弄个挂在外面的备胎架,人生要么就是做别人的备胎,要么就是给自己找个备胎。

小王:老王你挣钱只能靠彩票这种没脑子的工作了。四个保险杠不行,法律写的是前后防撞装置,座椅不能换,备胎架是货运车辆才能装,你个夏利运货?可能就运一个吃货。

老王:那为什么我看到好多车后面都有个备胎架?

小王:人家那是原厂改装,买车的时候自己带的,不是你这种在用车改装。

老王:这次听明白了,前后保险杠,内饰可以,其他不行。

 

2.4 轮毂,尾翼 大灯,排气管

                                                       

小王:不废话,轮毂只能同尺寸的,轮毂通常和轮胎相关,轮胎也可以换,不能改尺寸。加装尾翼一般不行,因为属于改变车的外形。大灯换就换,但是不要太夸张。排气管改装是违法的,排气管不仅仅是外形的问题,还涉及到环保和技术安全等。总之,法律就是一条规定“除了《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条和第十六条的规定,擅自改变机动车的外形和已登记的有关技术数据”是违法的。

修车小伙子:好嘞,我都听明白了,现在就给您换个超亮自动清洗大灯。

小王:小伙子,你先别动,你这车灯怎么没有3C认证?没有不能用。

修车小伙子:什么是3C认证?

小王:简单说,国家对汽车以及一些零部件实行强制认证,凡是列入清单的产品,没有获得认证证书的,不能进入市场销售或使用。这些产品例如:

1.         汽车

2.         摩托车

3.         机动车轮胎

4.         汽车安全带

5.         摩托车发动机

6.         安全玻璃

7.         汽车防盗报警系统

8.         机动车灯具

9.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

10.     汽车行驶记录仪

11.     车身反光标识

12.     汽车制动软管

13.     机动车后视镜

14.     机动车喇叭

15.     汽车邮箱

16.     门锁及门铰链

17.     机动车后视镜

18.     机动车喇叭

19.     汽车邮箱

20.     内饰材料

21.     座椅

22.     头枕

老王:百无一用是书生! 小王你说了半天 ,几乎什么都不能改装啊,那大街上到处都是改装的车,人家怎么就行,到你这里什么都不行。

小王:老王,你怎么还侮辱文化。第一,人家的改装车如果是原厂改装,厂家已经通过了所有认证和法律要求,不像你这个破车,是买了以后再去改装,买了以后再改装对行车安全有影响,当然要控制。第二,中国现在汽车改装行业就不规范,法律缺失,很多买车之后的改装都是违法的,处于半地下状态。第三,我不是不让你改,我是告诉你法律风险,你为什么不把排气管改了,旧的排气管留着。平时绕着警察走,审车前先把排气管换回去,而且各地审车的查验范围也不同,不一定查排气管,用这个思路不就能改装不少玩意了么。


 

2.5 汽车标语,图案

 

老王:那个谁,给车上喷上我最喜欢的诗,就是那个杜甫的“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给我贴上变形金刚里面那个擎天柱,对就贴在后备箱,写上,关远光,别逼老子变身!

小王: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影响安全驾驶的;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第56条,违法。所以,你这里面可能就关远光这三字能行。

小王:那明月光是李白的,不是杜甫。

老王:李白都不管,你管得着么,我说是张信哲的。

 

3、新车改装

 

新车改装可以改动的范围就大得多了,但是改完了要获得整车的认证,不然属于违法行为。先看两个批复。 

 

国家认证许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汽车改装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关事宜的复函

                                                                       认办证函[2010]101号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你《关于汽车改装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关事宜的函》收悉。现答复如下:
  对于在已经出厂并上过牌照的汽车上加装顶盖是出厂销售后的私自改装行为,属在用车管理,不在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管理范围内;对于在未出厂的新车上改装的行为在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管理范围内,相应的整车产品应取得相应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地方质检两局)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负责所辖区域内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查处工作。
                                                                                                                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国家认证许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对改装车辆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认证函[2010]56号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你局《关于专用车改装企业改装车辆是否需要办理CCC认证问题的请示》(吉质监认[2010]14号)收悉,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机动车是否以整车状态出厂应依据其所获得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及随车所附的车辆一致性证书,如车辆实际状态与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及随车所附的车辆一致性证书不符则可认定为货证不符。
  二、个人购买车辆的改装行为属于在用车改装,不在强制性认证管理范围之内。

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虽然理论上,国家允许新车改装,但是实际上控制的特别严格。想要获得下面的三种认证,困难,请注意,这三种认证不是改装车独有的,所有的汽车都要完成三认证,才能进行销售和使用。

 

3.1 强制性认证(3C认证)

 

小王:前面说了,汽车的很多零部件也要强制认证,不然不得销售和使用。对于汽车整车而言,也要获得3C认证,不然不得销售和使用。这个是常识,我就不展开说了。需要知道的就是3C认证不是针对具体的某辆车,而是对某一款车为单位进行认证。

老王:对对,3C认证这名字我熟。

小王:《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认证认可条例》是主要的适用法规规章。

老王:这我不熟。

 

 

 

汽车改装相关法律法规简介

 

 

3.2 车辆一致性证书

 

老王, 为了你的猪脑子能理解,我只能简单说了。比方说,你买车的时候,一定、必须给你一张A4纸大小的证书(一般会好几页),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跟这个车有关的信息,你要拿着这个证书的信息去跟你的爱车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吻合,如果吻合,那么说明4S店没有骗你,如果不吻合,就有问题了。

 

所有车都有这个证书,没有车辆一致性证书整车无法出厂。

 

下面是一个一致性证书的封面,同一款车的一致性证书大部分内容是一样的,但是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例如车辆车别号,发动机号等。

 

汽车改装相关法律法规简介

 

 

3.3  环保认证

 

这块还有什么好说么,现在好多地方汽车上牌都需要提供环保清单了。买车的时候留心。

 

4、购车者分类

 

汽车的购买者(在这里,我竭力避免使用消费者字眼,因为容易误导)可以划分为1)家用或者说生活消费用,例如老王的十五手夏利,就是家庭用的,以及 2)其他用途例如商务,例子,老王的皮包公司买了一辆别克GL8用于接送客户,购买时用的也是皮包公司的名字。这种划分的主要意义在于,国家对于前者的保护要高于后者,例如家用车买到了假车或者质量车,可以要求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假一赔三”,可以享受《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俗称的三包-包修、包换、包退),但是老王皮包公司的就很难享受这些待遇了,比如老王的皮包公司业务扩大,想提升档次,到宝马4S店,要买宝马商务车,花了800万竟然买了一辆宝驴。这时候,老王的皮包公司多半只能按照合同法,以欺诈或者重大误解为由要求撤销合同,或许还能要求一点点赔偿,假一赔三就不行了【有朋友问,那为什么一开始不用老王个人名义买--有很多原因啦,最重要的,企业买车可以抵不少税。】

 

以上购车者分类的后果,对购买改装车同样适用。

 

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1000003
    2025 - 03 - 28
    作者:赵丹青 不同于普通商品广告,药品由于其治病救人、直接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特殊性,对于药品的广告,我国设立了严格的监管措施。 根据药品的属性,不同药品在广告方面的规定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特殊药品不得作广告,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以及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作广告。第二、处方药,只能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作广告。并且应当显著标明本广告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第三、非处方药可以作广告,但广告的内容受到严格限制,包括但不限于:1、药品广告的内容不得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不一致,并应当显著标明禁忌、不良反应。2、非处方药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3、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4、不得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5、不得与其他药品进行功效和安全性比较。6、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同时,我国对于药品广告实行审批制度。发布药品广告,应当向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有关材料,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且,药品生产企业不得篡改经批准的药品广告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伴随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所谓私域如微信朋友圈、微信群里发布药品广告,也应遵守法律法规,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尽到审核、把关义务,否则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如果广告中涉及的药品为处方药,显然朋友圈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那么该广告发布行为就构成违法发布处方药广告。即便该药品为非处方药,该广告内容是否合法,是否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等都需要仔细审核。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判断药品广告的真实性...
  • 点击次数: 100004
    2025 - 03 - 14
    作者:张嘉畅在品牌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商标不仅是企业的身份标识,更是市场竞争中的宝贵资产。然而,不少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完成商标注册,导致商标遭他人抢注。面对这一挑战,如何有效维权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议题。以下为您详细解析在中国,若商标尚未注册却遭遇抢注,应采取哪些策略进行维权。首先,即便商标未经注册,只要符合特定条件,依然能够获得法律庇护。如果您的商标已在中国大陆使用,则可以受到在先使用的保护。如果您的商标未经注册但已经使用获得了较高知名度,可以依据《商标法》第十三条向法院申请认证为驰名商标。如果您的商标标识具有独创性,则该标识可以受到著作权保护。其次,《商标法》明确规定,商标申请应当出于善意,且不得侵犯他人权利。因此,如遇商标抢注行为,您可以援引《商标法》第四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对恶意抢注商标采取措施,以维护自身权利。依据《商标法》的相关条款,您可以采取以下行动维护权益。一、提起商标异议若抢注者的商标申请尚未获准注册,仍处于初审公告阶段,您可以根据《商标法》三十三条提出商标异议。在此阶段,您需准备充足的证据,如商标使用记录、推广范围、宣传资料及销售合同等,以证实您的针对争议商标具有在先使用权利。二、申请商标无效宣告若抢注者的商标已成功注册,您可以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在商标注册后五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这种方法与异议相同,您需要证明对争议商标具有在先权利,也需要证明抢注商标申请注册具有恶意。三、提起三年不使用撤销若抢注商标注册已满三年,且经检索您发现该商标已连续三年无使用,则可以对该抢注商标提起三年不使用撤销。这个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来讲,举证责任要求较低,您仅需要提供简单的检索记录,证明该商标未使用即可。四、提起民事诉讼根据现行《民法典》、《商标法》规定,商标行政程序及后续行政诉讼仅解决抢注商...
  • 点击次数: 1000002
    2025 - 03 - 07
    作者:张琳张琳律师历经劳动仲裁、一审、二审等程序,于近日成功办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为劳动者争取到了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应付未付的工资差额等款项共计三十余万元。 一、基本案情用人单位(以下称YYY分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其总公司的注册地在河北)与劳动者(以下称XXX)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工作地点为河北、北京及YYY分公司规定的工作地点。XXX在北京安家,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长期在北京工作,偶尔去河北出差,去河北出差时公司给XXX报销差旅费并提供住宿。疫情期间,YYY分公司的总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通知全体员工公司因经营困难停工停产、全体员工待岗。在YYY分公司的总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通知全体员工返岗复工时,一并通知XXX所在部门全体员工的工作地点均为河北。XXX客观上无法长期在河北上班,因此明确表示不同意公司单方变更工作地点的决定,仍坚持在北京工作。YYY分公司又向XXX发送了旷工警告函,但XXX仍明确表示不认可该旷工警告并继续在北京工作。YYY分公司就以XXX未去河北返岗复工、无故旷工多日为由,认为XXX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通知XXX解除劳动合同。XXX遂以YYY分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欠付工资等为由,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YYY分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应付未付的工资差额等款项。 二、裁判结果1、劳动仲裁机构、一审法院、二审法院均认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了多个工作地点,过于宽泛,应视为双方对工作地点约定不明。一审法院认定双方就XXX的工作地点达成合意即约定工作地点为北京,劳动仲裁机构和二审法院认定XXX入职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应认定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地在北京。2、劳动仲裁机构、一审法院、二审法院均认为YYY分公司因自身原因需要调整XXX工作地点、岗位的,应与XXX协商达成一致,协商不成仍应按原劳动合同履行;而YYY分公司在未经与XXX协商的...
  • 点击次数: 1000002
    2025 - 02 - 28
    作者:金涟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境贸易日益频繁,与域外企业签订合同已成为商业活动中的常态。然而,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制度对合同的签字和盖章效力有着不同的规定,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在与域外主体签订合同的时候,应当注意确认相关国家地区法律适用,注意域外主体签章的效力,避免因为签章效力瑕疵而导致损失。一、法律体系差异在不同法律体系下,各国对公章效力存在显著差异。大陆法系国家如中国、德国、日本等普遍重视公章(法人章)的法定效力,通常要求公司正式文件必须加盖在政府部门备案的实体公章,同时签字人需通过公司章程明确授予的职务权限或持有书面授权文件,方可产生法律约束力。相比之下,普通法系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更侧重签字的法律效力,公章并不作为法定必备要素,实践中多用于内部文件管理。其核心在于签署人是否经过公司合法授权,只要个人持有董事会决议或授权委托书,即使不盖公章,签字本身即可对公司产生法律约束力。二、重点国家/地区细则1. 美国在美国,合同的效力主要取决于签署人的签字权限。签约时,最好要求域外主体提供公司决议文件(Board Resolution)证明签署权限。此外,部分州还要求对签字进行公证。2. 德国在德国,签字权限通常体现在其主体资格证明上,有些公司有备案的公章,则最好要求其在合同上签字并盖章。3. 日本在日本,合同效力的关键是“代表取缔役”签字,在正式场合,也应当加盖公司印章。因此签约时,最好由域外主体在合同上加盖其在法务局登记过的印章,即圆印。4. 香港地区在香港地区,签字优先于公章。签约时,应当注意公司名称印刷章上必须具有董事签字,仅空白的公司名称印章是没有效力的。而我们常见的“小圆章”通常仅用于行政用途,如签收文件、签收货物、签发收据发票或改错。三、通用签约核查清单总结来说,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与域外主体签约时应进行以下核查:...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铭盾MiNGDUN www.mdlaw.cn
Copyright© 2008 - 2025 铭盾京ICP备09063742号-1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